当前位置: 首页>>监督纵横

关于我市生态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8-11-08 编辑:admin 点击: 4404 次
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农委有关人员调研生态农业发展情况。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南山种植农业合作社,丰瑞农业公司,详细了解生态农业的种养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农委及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介绍相关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市政府副市长洪长久出席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我市现代生态农业起步较早,1997年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生态农业试点县,相继制定出台了《桐城市生态农业总体规划》、《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近年来,市农委围绕生态农业模式探索和应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生物多样化保护、“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组织实施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化学肥料及化学农药零增长项目和实施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积极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目前,我市生态农业建设呈现快步发展趋势,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创新经营机制,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基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为载体,承建以桐城南山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区;创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在全市3个不同类型地区,采取整体推进方式,建立3个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示范面积1.6万亩;摸索总结一批成功经验,提炼出可在南方小流域可复制、可推广的《桐城生态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模式》、《桐城市稻油轮作秸秆菜籽饼全量资源化利用绿色生产模式》、《桐城市稻—鸭—肥模式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和《巢湖流域单季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标准》等先进经验。在全省率先提出“用地养地型、循环利用型、生态种养型、山区特色型、清洁生产型”等五大生态农业模式类型,为我市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构建农业循环产业链,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每年全市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量达到30万吨左右,占秸秆总量的70%。引导如安徽省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水稻秸秆、稻壳碳化生产有机肥、育秧基地再还田和安徽丰瑞农业发展公司秸秆养菇、菇棒回收制成有机肥再还田等综合利用,利用率达91%。先后大力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重大病虫统防统治项目,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仅以2017年为例,桐城市农田农药用量1150吨,比2012-2014年均值1224.7吨减少74.7吨。
        三是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创建我市农业生态品牌。示范区茶园现已全部通过无公害认证,示范区产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标准。产品统一使用“桐城小花”母品牌,颁布了桐堿小花茶安徽省地方标准,注册了“桐堿小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茶叶合作社、龙头企业建有生产销售记录,产品可追溯。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创建农业生态品牌,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同时还积极发挥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中积极作用,扩大我市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目前全市已有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涉及水产、生猪蔬菜,绿色农产品38个,有机农产品9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3个。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农产品质量难保证。一方面我市仍然有很多种养户农业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对现代生态农业缺乏深刻的认识,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意识,为了保证单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农业废弃物增加;另一面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部分的土地、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农田污染,直接危害了现代农业发展。
       二是生态农业规模小,品牌市场竞争力弱。虽然我市目前有一批示范区和基地,但面积和规范上都较为有限,规模效应不够明显,农产品品牌的数量较少,社会认可度低,优质不能优价,生态农业的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效应。
       三是财政投入相对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项目和专项行动实施,主要来源于项目资金和省、安庆市级财政补助,信贷支持力度也不够,生态农业建设缺乏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生态农业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水利、能源、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统筹配合,仅靠单个部门管理服务和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要想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化,显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部分种粮大户简单照搬先进地区经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不强,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注重统筹兼顾,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全市各地资源环境优势各有所不同,其经济技术水平也各有差异,在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既要考虑长远经济利益又要兼顾农村经济承载能力。为此,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顶层设计好技术路线,要在生态农业宏观政策规范标准、工程模式、嫁接技术、接口产业等方面不断研究探索,总结提高,把生态农业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理念,科学制定发展目标,根据地区特征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整体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
       二是有效整合保障政策,扎实推进生态农业体系建设。我市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在生态循环农业上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政府部门可以制定整合方案,对农业、土地整理、水利、林业、农机、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现代生态农业,引导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群众投工投劳等各类资金投向生态农业,同时发挥本地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类似区域复制推广,放大已有基地的成果,推进全市生态农业建设步伐。
       三是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服务作用。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生态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我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和学习交流各兄弟省市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不断鼓励各大企业和个体农户参与进来,形成以政府、企业、农户和信贷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生态农业投入机制。在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政府要全面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流程监管,努力增加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在保障机制方面,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明确补偿主体与对象,量化补偿标准和考核指标,建立土地流转、确权、交易等保障机制。
       四是坚持科教兴农,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发挥农广校培养农村科技人才的阵地作用,适时邀请种田能手、生态农业实践的带头人搞好生态技术培训。要通过一报一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共识,营造发展生态农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