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法佑苗 护航成长
近年来,桐城市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寓教于审”的工作方法,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全力打造“四新”工作格局,努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桐城法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审判新机制
桐城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得到快速提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领导对少年法庭工作的谋划、品牌的打造、法治宣传等方面都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举全院之力,使该院少年法庭工作焕然一新,特色鲜明。2022年以来,该院共受理涉少刑事案件6件、审结5件,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此类案件无一名被告人被判处非监禁刑罚。受理涉少民事案件112件、审结89件,其中抚养权纠纷案件35件,占案件总数的31.3%;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33件,占案件总数的29.5%,涉少民事案件坚持先行调解化解纠纷,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理涉少行政案件1件。为破解少年法庭工作面临的困境,该院按照“一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工作思路,于2021年5月10日,正式成立少年法庭,配备6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刑事和民事员额法官以及司法辅助人员,形成相对独立的少年审判团队。
(二)注重温情感化,成长之路与法同行
一是注重“惩罚、教育、感化”三位一体。始终秉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将“柔性司法”理念贯穿于少年审判工作各个环节,配合圆桌审判,打造柔性诉讼环境。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主动了解被告人及家庭状况,研判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失足点,确定法庭教育的重点,寻找法庭教育的感化点,将“三点合一”作为审理案件的重要参考。在审判过程中,根据不同案件情况,分别邀请团市委、学校、妇联、社区代表参与法庭感化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寓教于审”效果。
二是双向延伸,做好刑事犯罪预防及帮教。为进一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巩固和提高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少年法庭延伸司法职能,开展一系列心理疏导、法庭教育等活动,先后对3名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对2名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法庭教育,联合团市委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2名被判处缓刑的未成年罪犯进行回访帮教。2022年3月18日,该院发出安庆法院系统首份《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未成年被告人的父母改善教育方式,加强管理,引导被告人走出困境,回归人生正轨。
(三)汇聚品牌力量,打造普法新格局
一是线上开通“蕾蕾姐姐普法小课堂”。该院首创的“蕾蕾姐姐普法小课堂”专题普法栏目,由少年法庭法官助理鲍黎蕾主持,结合“网络暴力”“未成年人入住酒店的规定”“禁止体罚学生”等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与专业团队合作,采用情景剧、案例、漫画解读等形式摄制短视频,以一期一个知识点的方式,定期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该栏目自2021年8月25日正式上线以来,已在桐城法院官方抖音公众号和微信公众号推出20余期,播放量达80余万次,并得到桐城市妇联、团市委、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广,视频一经播出,在桐城各大中小学广泛转发,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是线下组织系列“送法进校园,普法护成长”活动。为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该院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让宣传力度更强更完善。少年法庭自成立以来,在六一儿童节、开学季等重要节点,联合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先后到桐城实验中学、桐城中华职校、桐城二中、孔城中心小学、龙腾二小、卅铺初级中学、河东幼儿园、青草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未成年人预防犯罪”“预防性侵害”“预防校园欺凌”“民法典进校园”“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绿书签”护苗行动等16场专题法治宣讲课,参与师生4000余人。法治课上主讲人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以案释法,并采用有奖问答的形式调动学生学法热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022年3月、5月,桐城法院还针对未成年人先后开展“法治阳光,护佑成长”主题法院开放日活动2次,桐城中学吴汝纶班以及同安小学的60余名中小学生受邀走进法院参观学习,现场观摩庭审,了解法院工作日常,零距离感受法院浓厚的法治文化。
此外,桐城法院还联合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先后走进桐城中学、文昌小学开展以“纯净世界,无毒最美”为主题的系列禁毒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现场学生咨询数十余人次,引导学生提高对毒品的防范能力,推动创建平安校园。
三是组建“青少年法治宣讲团”。为扩大法治宣传范围和影响,根据省高院下发的《关于开展“六个一百”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桐城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实际,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该院选派包括“一把手”和分管少年法庭工作的副院长在内19名同志组成桐城市人民法院青少年法治宣讲团,选聘到相应的19所中小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对全市中小学形成青少年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同时,为做好宣讲工作,保证宣讲质量,该院还针对宣讲团成员组织了专门的业务培训,提升宣讲效果,使法治副校长“名副其实”,形成具有该院特色的法治宣讲团。
四是高标准建设法治教育中心。为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桐城法院在桐城市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基地(即原桐城九中)建成“桐城市人民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该中心总面积93平方米,分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习近平关于青少年普法工作论述”“宪法、刑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规定”“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与主要职能”“桐城市人民法院简介”“普法工作宣传栏”7个版块,并标准化设置了模拟法庭。为顺应时代发展,该基地充分利用全息投影、触屏答题机等现代化高科技设备,方便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法治教育。
(四)开展理论研究,提升案件审判质效
一是通过研讨会加强集中学习。2022年7月29日,安庆市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研讨会在桐召开,全市少年法庭负责同志共计40余人参会。参会人员分析交流当前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强调要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发展;始终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落实双向保护、依法保障未成年被告人的权益,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注重提升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扎实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心理疏导、法庭教育、司法救助等延伸工作。
二是通过撰写论文加强理论研究。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多发态势,组织人员进行调研,院长张跃亲自撰写论文《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主办的“2022年度少年审判工作研讨会论文集”。
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少年审判专业化发展有待加强。少年审判专业化是加强和改进少年法庭建设工作的基本方向,坚持少年审判专业化,就是要在司法改革背景下,坚持将涉未成年人案件全部交由专门的少年法庭审理,实现审判机构专门化。从具体情况来看,桐城法院少年法庭已基本实现未成年人案件审理集中化、办案团队专业化的要求,但尚未实现办案机构专门化,合议庭成员身兼数职精力有限,还需要办理大量普通刑事、民事案件,少年法庭目前尚处于业务碎片化、局面松散化的状态。
二是特色工作有待加强。少年司法旨在矫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这就决定了少年法庭除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外,还要开展机制创新及司法延伸等特色工作。桐城法院少年法庭因“案多人少”等客观原因,导致社会调查、心理疏导及司法救助等司法延伸工作不足。
三是法治宣讲效果有待提升。青少年普法宣讲团缺乏专业培训。该院虽已从各业务庭抽调优秀青年干警组成青少年普法宣讲团,但宣讲团成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仅通过自学和交流分享经验的方式提高授课水平,法治宣讲的内容不接地气、宣讲形式较单一,宣讲团的授课能力和技巧有待加强。
三、涉未案件审理的路径依赖和突破
(一)机构配置的新尝试。该院结合少审案件的审判实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已向安庆中院申请在机构数量限额内设立专门审判庭(少年法庭),审理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实现审判机构专门化,统筹负责少年案件审判工作、延伸工作及其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了确保少年法庭的独立性,要求团队中至少有固定的一名刑事、一名民事两名法官,再加上法官助理、书记员共同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少年审判团队,最大可能避免出现少年法庭“全能法官”的现象,并采取措施保持未成年人审判队伍的稳定性。探索从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工会、学校等组织中依法选任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涉未案件,完善涉未案件审判团队结构。
(二)受案范围的再探索。就刑事案件而言,既包括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人民法院立案时不满二十周岁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立案时不满二十二周岁的在校学生犯罪案件;强奸、猥亵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杀害、伤害、绑架、拐卖、虐待、遗弃等严重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上述刑事案件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撤销缓刑等刑罚执行变更类案件;也包括涉及未成年人,由少年法庭审理更为适宜的其他刑事案件。就民事案件而言,包括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等事宜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以及适宜由少年法庭审理的离婚案件;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格权纠纷案件;侵权人为未成年人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以及被侵权人为未成年人,由少年法庭审理更为适宜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涉及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其他民事案件。就行政案件而言,主要是指当事人为未成年人的行政诉讼案件。明确将上述案件统一交由少年法庭审理,同时明确涉及未成年人的延伸保护工作归口少年法庭负责。
(三)延伸工作的再强化。一是针对涉未案件审判进行专门的绩效考核,尤其是对围绕着“孩子”而不只是“案子”开展的延伸工作进行细化考核,将心理疏导、法庭教育、社会调查、司法救助、回访帮教等司法延伸工作纳入考核范围。二是丰富法治教育形式,提升普法效果。以“蕾蕾姐姐普法小课堂”和“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为依托,利用新媒体采用普法微视频、法治彩绘墙、法治直播课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模拟法庭、法治宣讲课、法院开放日等法治教育活动,激发青少年学法用法的热情、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意识。三是加强与公安、检察院、关工委、团市委等部门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未成年人案件审判业务竞赛”、法治宣讲培训等活动,加深办理涉未案件的业务能力、创新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技巧。四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理论研究,结合审判实际,围绕低龄儿童犯罪、性侵儿童、拐卖儿童、校园欺凌、虐待儿童、留守儿童监护、儿童信息安全等社会关注的问题、司法实践反映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少年审判问题研究,适时发布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
一直以来,少年法庭工作都被誉为是一项“特殊的希望工程”,桐城法院将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不断提升审判工作水平,切实担负起使命职责,全力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桐城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