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冷暖挂心间,抗灾一线筑党魂
蒋泽正坚持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始终忙碌在抗洪救灾第一线,与广大灾民同吃、同住,同时为灾民们的安危冷暖操碎了心,成为灾民安置的主心骨和顶梁柱。但他知道,管理好280多人的大家庭,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党员、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他立即组织在安置点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他本人任书记、李娇东同志任副书记,胡朝权、林建明、江世魁三位同志任委员,被集中安置的党员以及参与服务的党员为临时党支部党员。临时党支部协助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所有党员“戴党徽、亮身份、作承诺、当表率”,及时帮助灾民排忧解难,让受灾群众随时都能听到党的声音,处处都能看到党员身影,时时感受党的温暖。如镇人大代表、党员舒社教同志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烈日,都坚持上圩堤送饭;镇人大代表、党员陆奇芳,巾帼不让须眉,坚持挺着六、七个月的身孕,为居民搞好优质服务。
群众利益重如山,分工负责保民生
管理好这个大家庭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灾民们的吃、喝、住、医疗卫生、安全保障等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群众利益重如山,灾民安置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如是,蒋泽正集合安置点的工作人员一起讨论制定了十分详细的灾民集中安置点管理办法。将管理人员分成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和卫生医疗组。明确了各组职责和具体责任人。市医院及时派驻医疗工作组进驻安置点,解决灾民的就医问题;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工作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确保灾民吃得好、吃得安全。同时,他还创新管理方法、细化管理措施。如在食堂管理方面,他创新管理思路,通过发放饭票,确保灾民一个不漏,严禁非灾民趁机混入。在救灾物资管理上,他严格管理两本账,一本是救灾物资进账,确保拨付和捐赠物资全部登记在册;一本是救灾物资发放帐,做到基本物资确保灾民一个不漏,紧缺物资优先照顾老弱病残。
万众一心抗洪魔,灾民自治渡难关
让每一位灾民吃好、喝好、住好、医疗好是安置点工作人员的共同愿望。但是,人手紧缺、力量有限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社会力量参与安置点的建设和管理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一是成立志愿服务组及时进驻安置点。市渣土所所长方宏生带领龙眠街道的汪爱春、王爱兵、汪亮亮、周佳林、汪红玲等志愿者,负责协助做好物资搬运、登记、发放,维持安置点的工作秩序和环境卫生,加强与灾民的交流与沟通,做好灾民的心里疏导。二是发挥灾民自治作用。根据灾民所在居委会将灾民合理分配宿舍,每个宿舍推选一名威望高、热心负责的人作为室长,负责本宿舍的管理工作。灾民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积极承担安置点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主动公布姓名和联系电话,随时接受其他灾民的求助。如居民志愿者张秀华每天自带塑料袋捡垃圾,楼上楼下奔波不停,时刻保持安置点清洁卫生。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有爱就有家。灾民安置点的笑声赶走了洪水留下的阴霾,党和政府的温暖给了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