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大内刊

2018年桐城人大第4期

时间:2018-12-17 编辑:admin 点击: 7323 次
目 录
卷首语
      尊崇法治,从国家公职人员做起
会议专题
      关于桐城市“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的报告(摘要)
      关于桐城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摘要)
      关于桐城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报告的初审意见
      桐城市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情况汇报(摘要)
      关于我市生态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桐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要闻专递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15次会议
      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17次主任会议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18次主任会议
      安庆市县(市)区人大工作座谈会在桐召开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
      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法》知识讲座
 
工作动态
      市人大常委会新时代传习中心举行首场宣讲会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督办重点代表建议案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智赴相关部门就《中共桐城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实施意见》召 开 征 求 意 见 座 谈 会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规范物流市场工作
 
代表风彩
      春风吹来绿满城 文都绿影映丹心
 
镇街人大
      青草镇人大:组织开展2018年“江淮普法行”活动
      金神镇人大: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吕亭镇人大:组织开展托幼教育专题调研
      大关镇人大:组织调研改水工程进展情况
      黄甲镇人大:专题调研镇域经济发展
      唐湾镇人大:组织代表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
      龙腾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督查重点工程建设
 
大事记
 
 
卷首语
 
 
尊崇法治,从国家公职人员做起
 
        法治是国家之利器、行为之准绳。尊崇法治固然需要全体公民的法治信仰,但更需要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信念。只有国家公职人员带头尊崇法治,全体公民尊崇法治的信仰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 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带头遵循法治,严格依法办事,才能让全体公民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进而自觉把尊崇法治融入社会行为生活中。
       法国思想家卢梭有一句警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商君书· 画策第十八》中也说:“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把法律规范深植于每个公民的心中,成为自觉,就需要培育全体公民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没有全体公民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再精密的法律条文都难免沦为摆设。可以说,全体公民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是法治的灵魂。
       法者,治之端也。近年,贴满大街小巷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潜移默化地把“法治”印刻在全体公民的脑海里。同时,法治下乡村、进社区等宣传活动有声有色,把法治观念融入基层社会生活中,法治观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意味着需要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和秩序,更意味着需要国家公职人员尊崇法治,自觉坚守法治上的公平正义。
       在当前社会多元主体下,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也呈现出多元趋势,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更需要国家公职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去感知,去领悟,去判断,去引领,而维护法律权威也更需要国家公职人员秉持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知行合一,坚定不移,笃定前行。毫无疑问,只有国家公职人员把法治原则和法治方式贯彻在公务活动中,才能带动全体公民逐步树立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形成自觉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
       在我国历史上,处于秦国社会大变革时代的商鞅就非常重视法律在统治阶层的遵守和执行。他提出“刑无等级”、“不赦不宥”的法律适用平等思想,挑战“刑不上大夫”的旧传统,否定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一次,秦国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于是,把太子的两个师傅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对此,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商鞅》一诗中赞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曾感叹:“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从客观上说,法治并不体现于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详细的了解,而在于日常行为中时刻体现法律规范意识。而这种法律规范意识的培养和形成,需要国家公职人员带头学法、懂法、尊法、守法、用法,引领形成一种信仰法治、尊崇法治的社会风尚。
       在一定意义上说,法治的真谛首先在于国家公职人员躬身践行,带头当好法治的信仰者和尊崇者。只有这样,才会有全体公民对法治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从全体国家公职人员尊崇法治做起,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和法治精神,尊崇法治的法治信仰定能植根于每个公民的灵魂深处,法治中国建设必将蹄疾步稳。
 
 
 
 
 
 
会议专题
关于桐城市“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的报告(摘要)
市发改委副主任  施劲松
(2018年9月26日)
 
       一、“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执行情况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工业强市、文教强市、创新强市、开放强市”战略,始终坚持“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合肥都市圈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发展定位,朝着“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勇前进。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规划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着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详见附表1)。
       ——经济总量目标实现程度。地区生产总值,2016年达到244亿元,增长8.3%;2017年达到273亿元,增长8.6%;2018年上半年达到143.9亿元,增速8%;2016、2017两年年平均增速达9.4%,高于9%预期增速0.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2016年达到24.2亿元,增长11.4%;2017年达到26.37亿元,增长8.9%;2018年上半年达15.21亿元,增长15.7%,2018年预计达到30亿元,三年平均增速达11.4%,低于12%以上预期增速0.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6年达到296.08亿元,增长15.8%;2017年达到343亿元,增长15.9%;2018年上半年增速达16.1%,2016、2017两年平均增速达15.82%,高于15%预期增速0.82个百分点,但因省统计局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基数核减到155.8亿元,核减了一半多,因此,2018年以后每年投资额总量都会比原计划大幅减少,从而导致五年累计投资额达不到预期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6年达到86亿元,增长12.2%;2017年达到96.4亿元,增速12.2%;2018年上半年达48.09亿元,增长17.8%,2018年预计达到108.1亿元,三年平均增速12.17%,高于11%预期增速1.17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目标实现程度。服务业比重,2016年达到24.7%,2017年达到27.0%,与到2020年35%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2016年达到17%,2017年达到19.44%,按照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与2020年达30%以上预期还差3个百分点。R&D占生产总值比重,2016年达1.15%,2017年达0.97%,与2020年达到2.5%预期差距较大,还需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财政教育支出比重,2016年达22.8%,2017年达21.45%,因财政支出每年在大幅增长,财政教育支出比重在22%左右,与2020年达到22.5%预期不分上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16年达到48.26%,2017年达到48.3%,与2020年达到60%以上预期还存在较大差距。
       ——开放合作目标实现程度。进出口总额,2016年达到2.01亿美元,负增长22.3%;2017年达到1.75亿美元,负增长13%,到2020年达到4亿美元预期难度较大,还需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外资,2016年引进市外资金70.3亿元,2017年引进市外资金75亿元,到“十三五”末应能达到五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450亿元的预期。境外投资,2016年0.1076亿美元,2017年0.1134亿美元,与“十三五”累计完成1亿美元存在一定差距,还需加大境外招商引资力度。
        ——生态环境目标实现程度。单位GDP能耗,2016、2017年能耗下降率达到省、市下达目标,2016年下降3.7%,2017年下降3.78%,照此推算,“十三五”期间每年下降3.7%以上的目标能够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达省、市下达标准。森林覆盖率,2017年达到32.41%,通过新增森林面积,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能够达到33.8%的目标。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全市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发电实现100%无害化处理,实现了资源化利用,2020年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能够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现已达到87%,通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不断完善,到2020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能够完成达到90%以上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达标率,截止2017年底有83个村达标,全市共160个,达标率达51.9%,2018年再进行38个美丽乡村建设,到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达标率能够实现80%以上的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程度。城市登记失业率现已达3.41%,到2020年能够实现控制在4%的预期。高中阶段毛入学率,2017年达99.5%,通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能够达到99.8%预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截止2018年上半年达70%,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2020年参保率能够实现80%的目标。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已实现全覆盖,提前实现85%的目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我市2018年为11.43万人,其中职工医保4.06万人,居民医保7.37万人,在参保扩面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基本能完成指标任务。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017年达52张,主要是因老年人数大幅增长,已增500张床位仍未达到目标要求,后期将加大投入,力争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要求。
       ——人民生活目标实现程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达到26082元,增长9.4%;2017年达到28234元,增长8.3%;2018年上半年达到14711元,增长7.9%,2018年预计达到30691元,增长8.7%,三年平均增长8.78%,高于7%预期1.78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达到12757元,增长8.6%;2017年达到13918元,增长9.1%;2018年上半年达到9142元,增长10.4%,2018年预计达到15199元,增长9.2%,三年平均增速8.97%,高于8%预期0.97个百分点。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2018年上半年已达到75.3%,按照此进度,到2020年能够达到85%的目标。百兆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覆盖率,2018年上半年已达到85%,到2020年能够达到95%预期目标。
从以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规划纲要》执行情况总体良好。经过两年半的共同努力,全市经济总量稳中有升,地方财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成效。上述情况表明,我市正处于一个稳健发展期,经济、社会、环境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继续保持这种势头,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能够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十三五”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1、现代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全市建成50万亩优质水稻、20万亩优质小麦、20万亩优质油菜、三元杂交猪、优质肉蛋禽、优质蜂产品等生长基地,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0家、安庆市级76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商标达200多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安徽名牌产品8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8个,绿色食品36个,无公害农产品18个,有机农产品11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07个,家庭农场达到684家,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达178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农村“三变”改革启动,涌现了双港镇龙山村学堂组、黄甲镇石窑村和桐城市兴农油茶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典型。现正规划建设鸿润集团大宗羽绒收储和交易平台、蜂献蜂业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全力推进新渡苗山湖、双港山明、吕亭黄冲、黄甲石窑马鞍寨等田园综合体建设。201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0亿元,油菜总产1.87万吨,粮食总产达到42.5万吨,全市肉蛋总产达9.8万吨,规模养殖比重达72%,春茶总产470吨,商品菜播种面积8900亩,总产量1.85万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62亿元。
        2、工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战新产业集聚发展。我市围绕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两个首位度产业,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进行针对性的招商引资, 不断推进我市两  大首位度产业发展壮大,同时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我市纳入省级战新产业统计平台的企业有69家,占安庆市四分之一左右,2018年上半年战新产值实现50.4亿元,增幅达26.4%。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研发高新技术产品32项,推广高新技术成果 20项,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琦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盛运重工智能输送机、晨讯智能机器人、鑫美芝液晶显示屏模组、汇通汽车部件二期、东勤电子、卓良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美祥动车组空气弹簧系统、华威智能家居、盛运环保垃圾处理设备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进展顺利。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2017年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达70%以上。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深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推进本土企业与央企合作,中交建、中车、中核集团、中青旅、北京红星酒厂等一大批央企与我市企业合作,推进了我市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进一步激发了我市经济发展活力。
        3、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2017年我市服务业占GDP比重再提高2个百分点。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加快,飞腾国际物流园成为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我市制定了《桐城市服务业发展提速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仓储物流、科技和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电商等新兴业态发展壮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通过国家验收,老梅村成为安庆唯一中国“淘宝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范岗桂花节、新渡火龙果文化节、嬉子湖捕鱼节、唐湾系列民俗活动成功举办,花间塘乡村旅游风情区一期建成开园,富美达农林科技产业园、马鞍寨现代林业生态园建设扎实推进。
      (二)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开创城乡统筹新局面
       按照建设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发展定位,坚持产城融合,我市已形成“一主一次一带一区加若干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格局,构建“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新型社区)”新型城镇体系。依托主城核心区和桐城经开区,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区,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建设大关、吕亭、范岗、金神四个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推进金大地工业园、文昌工业园建设,构建我市工业经济走廊,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托生态环境和山水景观资源,黄甲、唐湾、青草、嬉子湖、孔城等协调发展旅游产业。以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新产业园为中心,推进南部新城建设。截止2017年底,我市已建设了83个美丽乡村建设,建设达标率达51.9%,改善了农村宜居环境。
      (三)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培育持续发展新优势
       综合水利得到进一步改善。青草镇永庆河等三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进一步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推进钟湾闸建设,积极开展鲁谼山水库建设前期工作,推进引江济淮工程顺利实施。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合安高铁、G206改(扩)建、S465罗湖大桥及接线工程全面动工,S231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全面完成。市客运综合枢纽站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完成铁路平改立26处。三年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263公里,农村交通条件大幅改善,我市成为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市政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积极推进,第三自来水厂、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已建成启用,龙腾、龙眠、文昌棚户区更新改造正在加速推进,南外环路、向前大道、城市管网等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不断提升老城区形象。三网融合、宽带覆盖、供电工程、气热工程等正逐渐推进。
      (四)传承弘扬历史文化  焕发社会文明新面貌
       精心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积极推进“三街一巷”恢复和修缮,已修缮2处国家级、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大资金投入,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桐城派、桐城六尺巷等文化品牌,启动桐城大剧院、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玉雕文化园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实施“互联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促进现代信息产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通过不断宣传传统文化,加强思想和科学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了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2017年我市成功争创全省文明示范县(市)、省级园林城市。“信用桐城”建设扎实推进,“红黑名单”制度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初步建立,“信用桐城”网站上线运行,信用村镇创建及“富民惠农”金融工程扎实推进。
      (五)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
       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2017年,关闭搬迁禁养区养殖场39家,关闭“小散乱污”企业59家,取缔非法镀锌企业22家,淘汰燃煤锅炉59台,加油站油气改造17家,实施建筑工地扬尘动态化管理,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实现秸秆还田60万亩,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2件。城乡环境明显改观。我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和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河长制”“林长制”全面推行,市镇村三级河长、林长体系全部建立,开展了相关镇区、中心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获全省先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有序推进,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农村“三大革命”全面展开,陈年垃圾集中清理基本完成,39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809户农村改厕试点顺利实施。我市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三年共完成人工造林38268亩,有林地2016年增加820.4公顷,2017年增加600.6公顷,森林覆盖率截止到2017年底达32.41%。我市现已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省级(国家)森林城市、3个省级森林城镇、20个省级森林村庄,森林长廊示范工程正在建设。
      (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构建社会保障新体系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得到强化,基础教育常态化管理切实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5%。望溪职校更名升格为江淮工业学校。医共体试点全面展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三所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评审。全面二孩政策有序推进,我市荣获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市)。数字档案馆、图书馆建设稳步推进。“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我市成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价格认证工作获国家发改委通报表彰。社区治理与服务不断创新,设立翻身社区、碧桂园社区居委会,改设王墩社区居委会。平安桐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和社会监控资源有效整合,情指一体化机制有序运行。市综治中心如期建成,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全面推广,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10件。“信访责任年”活动扎实推进,信访积案“1+3”独立调查化解机制有效实施,三级交办积案化解率100%。
      (七)深化改革开放创新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017年我市从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民主法制、文化体制、社会治理、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党的纪律等方面开展了107项改革。“放管服”改革继续深化,“3+2”清单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多证合一”正式启动,“双随机,一公开”全面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全面启动,双港镇龙山村率先成功试点,林业“三变”被省林业厅重点推介。经开区干部体制机制改革顺利完成,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破题开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利用“五证合一”部门共享信息更新名录库、科协深化改革等工作成为全国试点。投融资方式不断创新,市政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5亿元,经开区创立私募股权基金10亿元。继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财税体制改革。
       创新驱动持续实施。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与中科院、中科大、江南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院所通力合作,新建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桐城创新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7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家,研发高新技术产品32项,推广高新技术成果 20项,新建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高分子材料质检中心通过CNAS认证,青桐众创空间、海峡科技孵化器、农民工创业园等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桐城高级技工学校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电子商务青年创业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
       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突出抓好“引进来”,高效开展招商引资。精准对接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等重大战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本土企业与央企对接合作,目前,已有中建材、中核集团、中国中车等18家央企与我市工业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三、“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总结及原因分析
       从对“十三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来看,各项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但规划在实施中仍存在以下问题需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部分预期性指标与规划有差距
        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统计基础数据不准确、不全面等因素的影响,“十三五”规划指标中一些预期指标与目标任务有一定差距,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推进,如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服务业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R&D占生产总值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境外投资等。
       (二)部分重大项目进展滞后
       经济发展,项目是根本,投入是保证。但受经济下行的影响,规划内台湾丽晶高光效蓝宝石晶体衬底片、年产2.5万台高磁场永磁发电机组、白兔湖公司粉末冶金及智能化改造、双龙丝绸公司茧丝深加工、喜之郎汇金城、仙龙湖旅游度假区、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二期)、宰相府重建、三道岩旅游开发、鲁谼山水库、桐城港区、桐城大剧院等一批重大项目未建设或进展缓慢,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及财政收入增速放慢。
        (三)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美国主导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对我市进出口特别是外贸出口有着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市经济发展也已进入新常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过去,现在经济增长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增速只会保持在合理区间。
      (四)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全市工业经济增长仍然依靠包装印刷、机械制造、家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工业企业的主体依然是中小民营企业,缺少带动力强、顶天立地的大型龙头企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限,核心竞争力不强。
      (五)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够,未能掀起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热潮,第三产业建设项目少。另外,由于相关统计数据来源口径不一及统计手段不足,没有真实反映我市相关行业发展的现状,导致GDP核算中第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不高、比重偏低的现象。
      (六)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制约
       我市开发强度已经接近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15%的上限,通过土地占补平衡增加建设用地的空间有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资金匮乏导致项目无法实施或者造成因流动资金不足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我市与发达地区存在工资差异,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少,本地劳动力大量外流,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上升。同时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导致企业利润降低,生产经营困难,从而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
        四、推动规划顺利实施的对策
       党的十九大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十三五”后两年,全市要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等战略实施的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552”决策部署及“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继续努力,顽强拼搏,争取高质量地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按照“一核、两区、一带、多点支撑”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轴带有机衔接、各集群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一是依托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着力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和乡村治理体系。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市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善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继续巩固扩大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完善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整合,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整体水平,打造范岗镇循环农业、孔城镇生态农业、吕亭新店片休闲观光农业、黄甲镇和唐湾镇有机农业等示范基地。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实施田间工程、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智慧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二是围绕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实施新兴产业集聚工程。坚定实施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两大首位度产业规划。加速推进金田薄膜新材料、国统新型建材、晨讯智能机器人、华威智能家居、中建材硅基新材料等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建设,力争5G产业园、中国同位素药物研发基地、京东智慧物流、通用机场和直升机大件总装等项目早日落户。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滚动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坚持分类调度、分类指导,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持续实施百亿企业培育计划,加快盛运、金田等总部经济发展,三年内打造百亿企业2家以上。强力推进央企合作,提升企业层次,力争合作央企数有新的突破。
        三是拓宽新业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升级改造传统商贸服务业,引导传统商业区向复合商务区转变,积极引进汽车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推进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美食、休闲一条街。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和工业能源多元化供应,利用“互联网+”,发展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店转型,促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流通方式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加快“互联网+”高效物流建设,推进京东智慧物流、中青旅羽绒大市场等项目落地,规划建设高铁站区物流园、港口货运场站,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市的品牌效应,继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建立电商产业园,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和电商企业全面融合。着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培育外贸进出口新的增长点。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稳步推进合安客专、引江济淮工程、岳武高速东延线、德上高速桐城段等国家、省重大工程建设,谋划建设桐城通用机场。继续加大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力度,加快推进G206小关至桐城段、G206桐城至怀宁段、S465罗湖大桥及接线等续建工程建设,推进S231庐江至桐城段、G237桐城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全市农村路网规划编制,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完成桐城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体系,完善公交线网布局。提升智慧城市平台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形成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络为骨架,以高密度农村公路网络为基础,以运输枢纽为节点,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公路、铁路、水路有效衔接,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资源水利、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为重点,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城区防洪保安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落实重点工程。实施“引江济巢”菜子湖引水线路工程,积极实施四个万亩圩口及双(港)新(渡)片的排涝工程。根据水利血防三期规划内容,实施好挂车河晓棚段及血防河的血防区河道治理。加强水源地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切实做好小型水库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加快推进鲁谼山水库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
       三是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文津路、西城路(文津路-桐潜路),居巢路(南山路——中四路),拓宽桐潜路(含出入口改造),续建木鱼山路、铁东一路。提升给排水及污水处理能力。启动城区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及居民小区生活污水直排沟渠治理项目,推进文昌工业园、金大地工业园污水管网改造,同安路、盛唐南路综合管廊建设工程,新建花间塘污水管网工程,续建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工程。继续开展背街小巷硬化及老旧小区道路排水改造。实施槐溪塥、王墩大塥水系、桐溪塥综合治理工程。深入推进“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集中改造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新建城区大型停车场,新建、改造城区菜市场。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抓实全面小康的民生保障。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一是全面发展教体事业。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面实现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动桐城师专新校区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做好体育工作,多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
        二是推进健康桐城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积极争创全省健康先进县。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特色专科建设,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推进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业,逐步实现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提升保障水平。持续推进全民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卫生社区、卫生村镇、卫生单位、卫生家庭创建活动。加快市人民医院整体迁建步伐,合理布局新渡、吕亭、青草、龙腾等基层二级医院创建。
       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形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兜底救助,支持福利慈善事业发展。
       四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坚决把牢安全发展红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认真执行“红黑名单”制度,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完善“天网工程”、提升“雪亮工程”,抓好三级综治平台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深入推进示范社区建设,提升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聚力生态文明,打造生态安全屏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价值取向,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厚植绿色这一最大优势,让桐城的天常蓝、山常青、水常绿。
        一是抓好重点领域污染治理。认真贯彻“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深入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淘汰剩余燃煤小锅炉,整治矿山环境,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开展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省、安庆市要求。加强水污染防治,打好重点流域治理硬战,大力整治入河排污口,改善水体水质,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创建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环保产业示范园,加快环境监测中心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规范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水平。
        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进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扎实推进“河长制”,实行“一河一策”。完成柏年河三湾河下段、挂车河双港镇段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认真落实“林长制”,实施增绿增效、生态保护、产业富民和道路绿色长廊建设四大工程,推进菜子湖、嬉子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三是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一手抓生态旅游、大健康、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一手抓传统企业的绿色化改造,推动绿色生产、绿色制造。依托生态资源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医疗、体育与养生相结合的健康养生基地。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开工建设桐城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保护桐北饮水源,推进鲁谼山水库项目落地。加大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绿色技术创新,采取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实施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五)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推进产权制度、要素市场、财税、金融等基础性制度改革和创新。抢抓国家实施“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把我市打造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阵地和合肥都市圈南翼门户重要节点城市。
       一是深化各领域改革。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有效供给。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推行“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提高政府效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深化“三变”改革,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增加内生动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财政绩效管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发展能力。
       二是提高开放合作水平。把握世界经济和国内区域发展格局新趋势,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区域分工合作,拓展和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不断提高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和规模。同时鼓励优秀企业“走出去”。紧抓合肥建设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机遇,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加强与合肥产业分工与合作,在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共建。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快金融、技术、人力市场一体化步伐。
      (六)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按照省委、省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目标要求,根据我市确定“三年脱贫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目标,通过实施扶贫“十大工程”,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桐城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摘要)
市发改委副主任 施劲松
(2018年9月26日)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市委、市政府“552”决策部署,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以项目为支撑,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趋好态势。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9亿元,同比增长8.0%。
       ——固定资产投资77.89亿元,占年计划44.0%,同比增长16.1%。
       ——财政收入15.21亿元,占年计划50.7%,同比增长15.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9亿元,占年计划44.5%,同比增长17.8%。
       ——进出口总额7327万美元,占年计划36.3%,同比增长-20.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1元,占年计划47.9%,同比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42元,占年计划60.15%,同比增长10.4%。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4.04亿元,比年初增加2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7.26亿元,比年初增加17.9亿元。
       1、现代农业平稳增长。1—6月份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406亿元,增长0.9 %;粮食播种面积4.6万公顷;生猪出栏20.5万头,家禽出栏 300万只,肉类总产量 4.6万吨。我市出台了《桐城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继续实施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和农业农村部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扎实开展涉农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贷款业务,上半年为30家主体提供贷款1500万元。三产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超过50%,上半年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1.13亿元,同比增长30%。落实“三权分置”制度,与省农交所签订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框架协议,现有56个村11205户农户开展了农村“三变”改革,全面唤醒沉睡资源,推动我市乡村振兴。
        2、工业经济运行向好。1-6月份,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0%;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安庆七县四区中排名第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总数达432家。新增战新企业24家(退出20家),总数达6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0.4亿元,增长26.4%。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家,总数达30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75.5亿元,增长25.4%。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速动能转换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持续开展“暖企行动”暨“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常态化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每季度开展一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今年前两个季度,共集中开工项目34个,总投资45.9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0个,总投资42.16亿元,涉及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印刷包装、汽车零部件等产业。
       3、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我市制定出台了《桐城市服务业发展提速工程实施方案》,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服务业新兴业态,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8%,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了5.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各项贷款余额增长了8.8%,香杨新能源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盛运环保短融2亿元。在安庆海关、中外运安庆分公司的支持下,我市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报关窗口,为桐城外贸企业报关提供便利服务。我市经开区与宁波杭州湾新区合作设立独立的加工贸易园(区中园),助推了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全覆盖,解决企业后顾之忧。我市文化旅游亮点纷呈,“六尺巷”片区恢复与修缮及广场改造提升工程、玉雕文化园、马鞍寨现代林业生态园、花间塘乡村旅游风情区二期、龙眠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不断推进。
        4、战新产业快速发展。我市出台《桐城市新兴产业集聚工程实施方案》,围绕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两大首位度产业,延伸产业链,实现向产业中高端发展,同时加快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新产业的发展。一二季度集中开工项目中战新产业项目有稳定同位素药物产业基地一期、年产50万颗结肠动力检测标记物生产线、年产1000吨纳米建材辅料等19个,总投资达29.84亿元。1-6月份,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6.4%,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了11.2个百分点。
        5、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我市建立“四督四保”、“五项机制”和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强重点项目调度和督查,确保其早开工、早投产,尽快发挥投资效益。2018年我市纳入安徽省重点项目共81个,其中续建项目39个、新建项目15个、储备项目27个,当年计划投资83.95亿元。1-6月份累计完成投资46.15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5.0%,快于序时进度5个百分点;开工项目11个,占年度计划的73.3%;竣工项目4个,占年度计划的30.8%。2018年我市纳入安庆市重点项目共84个(含省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39个、新建项目17个、储备项目28个,当年计划投资92.17亿元。1-6月份累计完成投资48.8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3.0%,快于序时进度3个百分点。新八中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智能环保家具、年产1万台(套)动车组空气弹簧系统及轴箱定位节点生产线、桐城市双创产业园B区、智能高速包装设备生产线、金田年产2.5万吨BOPA尼龙薄膜、绿色环保展具生产线、市医院迁建、桐城师专新校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等项目正有序推进;桐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可研工作正在全速推进,预计不久就能开工建设;中建材投资10亿元的太阳能硅基新材料、中核集团投资3.1亿元的药物基地等央企合作项目在徽商大会上成功签约。
        6、资金争取成果丰硕。我们及时了解有关政策,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加强对接,全力抓好有关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1-6月份,我市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4个,获中央预算内资金7502万元、省级配套941万元,主要集中在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农林水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
        7、深化改革不断推进。2018年,我市从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民主法治、文化体制、社会治理、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纪检监察等八个方面确定了80项改革事项,并从中选出十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十大重点任务加以推进。同时制定《桐城市2018年度市直单位全面深化改革督察考核办法》,确保改革事项取得成效。推行“最多跑一次”,落实“一刻不耽误”工作法,成立不动产交易登记大厅,完善重大项目代理服务流程。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深化“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和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8、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18年上半年,我市城市登记失业率3.41%,控制在4%以内。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得到强化,基础教育常态化管理切实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医共体、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不断深化。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深入实施扶贫“十大工程”,打好脱贫攻坚春季大会战和夏季攻坚战,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认真做好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双公示”工作,深入开展诚信专题活动,桐城市城市监测排名逐步上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能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如经济指标有欠账、财政实力不强、招商项目落地不快、产业结构不优、投资后劲不足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半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着力点,围绕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深入实施“552”发展战略,加强统筹调度,细化工作举措,强化跟踪落实,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桐城市委  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落实2018年重点实施乡村振兴“十大工程”,推进农村改革、打造农业品牌、壮大集体经济、整治农村环境、提升农村“两基”等工程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完善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整合,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整体水平,打造范岗镇循环农业、孔城镇生态农业、吕亭新店片休闲观光农业、黄甲镇和唐湾镇有机农业等示范基地。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做好项目谋划。按照“规划一批、筹建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发展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旅游开发、民生保障工程等诸多领域,及时储备一批打基础、补短板、促升级、增动能的重大项目。二是推进项目开工。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步伐,积极创造开工条件,争取早日开工,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项目,形成有效投资。三是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按照“四督四保”、“五项机制”的要求,落实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定期开展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新建项目开工不足、在建项目进展缓慢等难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四是坚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
       3、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立足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两大首位度产业,打造智能包装机生产、智能光电、硅基新材料、汽车核心部件等四大产业基地,争创国家新型产业化示范基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以专业化园区为载体、大院大所植入为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
        4、聚力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桐城市服务业发展提速工程实施方案》,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利用“互联网+”,发展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店转型,促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流通方式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加快“互联网+”高效物流建设,推进京东智慧物流、中青旅羽绒大市场等项目落地,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建立电商产业园。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业,推动金融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力争2018年服务业比重大幅提高,缩小与省、市差距。
        5、持续深化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根据市委《关于组织实施好2018年度重点改革事项的通知》确定的80项改革事项,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多证合一”、“最多跑一次”“一刻不耽误”工作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政群机构改革、农村“三变”、“一规四补”示范市、市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协作等改革事项,确保改革见成效。抓住“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肥都市圈升级等有利机遇,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我市设立的对外报关窗口,大力发展外贸经济;充分利用桐城经开区及各个工业园的承接平台,全方位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断提升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6、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解民生难题,多办民生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继续实施32项民生工程。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加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确保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同步。继续实施精准扶贫,通过扶贫“十大工程”的不断推进,力争我市今年的扶贫工作在全省进入“第一方阵”。推进智慧桐城建设。编制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于桐城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报告的初审意见
市人大财经委员会
(2018年9月26日)
 
       为审议好市政府关于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的报告,9月10日,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召开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听取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人社局、国土局、住建局、交通局、农委、统计局、商务局、税务局、人民银行、投金办等13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情况报告,对我市 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中期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研判,指出了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办法。市人大财经委员会结合此次会议精神,并对照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和桐城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审查了《市政府关于桐城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的报告》,现将初审意见报告如下:
        今年来,全市上下围绕“552”决策部署,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各项事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财政金融平稳运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生产势头良好,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我市计划执行总体情况是好的,各项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经济增长潜能受到制约。第一,项目推进速度不快。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时序进度仅为43.4%(与年初计划相差100亿元),工业投资时序进度为46.1%(与年初计划相差50亿元),全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下降29.6个百分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职能部门角度来看,还要进一步强化效能建设,突出服务意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第二,骨干企业支撑作用不明显。作为拉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火车头,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十分有限。龙头、十强、三十强企业1-6月份完成税收收入均比去年同期下降,力促部分规上企业尽快脱困仍是当前一大课题。第三,生产要素制约较大。主要表现为 “融资难”和部分企业对熟练的生产操作工和技术工的需求上。第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随着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控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范围和力度的加大,财政收入远远不及支出的刚性增长。“总部经济”内涵挖潜有待加强。
       二是农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今年夏粮总产4943吨,同比下降0.14%,夏粮总产略有下降。受湖泊拆除围网影响,今年我市渔业养殖出现较大滑坡,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14598吨,比上年减少2802吨,同比下降16.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极为迫切。
        三是外贸进出口仍需抓紧抓实。1-6月份,我市实现进出口总额7327万美元,同比减少20.45%,在安庆市11个考核单位中增幅居10位;出口额下降46.3个百分点。同时,招商引资序时进度滞后,亿元以上项目不多,境外资金到位不多。
        四是金融输血功能还要进一步强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信贷投放总体滞后。1-6月份全市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下降2.4个百分点。第  二,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贷款投向中长期项目依然严重,信贷资金向房地产领域集聚,制造业贷款增长仍然乏力。上半年,全市房地产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38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增量的35.6%,同比多增1.15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7亿元,同比仅多增0.5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有待深化,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反映仍较集中。金融企业要对部分成长性较好的、有资金有需求的小微企业进行认真的摸排,帮助企业成长。
       五是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一是重点工程进展不快。受拆迁、土地指标、资金等因素影响,部分重点项目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投资和政府形象,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二是城市规划体系不健全。部分规划编制不够细致,可操作性不高;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规划管控力度较为薄弱,违建滥建时有发生,为下一步开发建设埋下隐患。三是城市管理水平滞后于城市发展。丧葬扰民、建筑垃圾乱堆放、渣土沿街散落,占道经营等陋习难以根除,文明创建任务较重。同时,城区各类车辆不断增多,停车场地相对不足,主城区交通较为混乱。
       下一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围绕预期目标,对照目标找差距,针对差距找原因,找准原因强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十三五”规划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推进经济提速发展。一要狠抓平台建设。加快市经开区扩容升级步伐,不断完善水、电、路、天然气等配套设施。完善体制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大双新产业园区建设力度,确保南部新区在一定期限内产生明显效益。二要力促产业升级。加大《1+3+8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落实力度,努力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鼓励企业提高装备水平、改进工艺方式,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大我市专业电商队伍的引进与培养,提高电子商务覆盖面,促进一二三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要缓解融资难题。健全政银企合作对接机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落实省降成本“20条”和“新10条”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加快企业改制上市步伐,推进直接融资。四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大农田水利和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二)提升城乡发展水平。一要认真研究上级政策精神。准确把握政策动向,夯实项目基础工作,积极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旧城改造区域要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进行,加速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进程,着力提升城市形象。二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东部新区建设,提升城市发展空间和后劲。除去年续建项目外,今年新上的几十个重点建设项目,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强督办,强势启动,快速推进,按期完成。要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在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鼓励各类资本投向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用事业等领域。三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小城镇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绿化、亮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重点乡镇可以通过改造提升一条主街、建设一个特色商贸市场,提升小城镇集聚功能。
      (三)加强财政金融管理。一要强化财税征管。推进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评价,加强财政收入预期管理,抓好重点税源和薄弱领域的税收征管,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要研究对小产权房(安置房)交易的管控措施,加强对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检查,促进房地产行业税收增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防止简单的减税让利,科学评估“总部经济”的利与弊。要强化部门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严格控制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不合理增长。二要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主动适应金融新政,切实落实政府不得为违规举债提供任何形式担保或承诺的规定,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要吃透上级政策精神,探索城市建设投融资新机制,满足城市建设对资金的需求。
     (四)突出保障改善民生。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积极落实好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按时完成贫困村出列和贫困户脱贫的目标任务。要落实各项民生政策,集中更多财力用于民生改善,特别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的民生事项,相关责任单位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要优化消费环境,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城乡居民的收入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和能力。要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缓和招工与就业“两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优化部门服务保障。积极开展“四督四保”、“四送一服”活动,把准全市经济整体走向,摸清企业经营状况,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有针对性地做好生产要素调度和问题的解决。要强化制度建设,规范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权限、数额和标准,提高部门服务水平,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要强化效能建设,完善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做好安商服务,推进项目开工建设、达产达效。
 
 
 
 
 
桐城市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情况汇报(摘要)
市农委主任  谢益雄
(2018年9月26日)
 
        一、做法与成效
       (一)承建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区。2015年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总站,依托桐城南山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建立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从当地最突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入手,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农业、清洁生产等技术试验示范,引领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通过项目建设,改善了农田灌排水质,提升了土壤肥力,稻田生态系统更加协调稳定;农作物产量与当地常规生产基本持平,通过生态种养增收和化肥农药等成本节约共节本增收35万元;传播了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更加浓厚。
      (二)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创建。2017年起分别在龙眠街道、黄甲镇杨头村、黄甲镇水岭村荒草尖组等地分3个不同类型采取整体推进方式,建立3个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示范面积1.6万亩,主要推广“全施用有机肥”、“有机肥+配方肥”、“畜-沼-茶”等3种技术模式。同时重点创建“畜-沼-茶”、“绿肥+ ”、“茶+鸡”共生、“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茶种植”等5个技术模式攻关区,面积1000亩。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资源利用、产品品质提升和土壤质量提升。
      (三)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2009-2013年在黄甲等山区镇建立野生茶树、野生兰草和金荞麦3个原生境保护点,使一些珍贵物种生长环境不破坏、数量不减少。2008年9月-2009年2月开展了桐城市大别山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共采集野生植物标本1016份,登记物种1503种,编著了桐城市大别山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名录。每年还开展重点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明确了部分具有较高保护价值资源的分布 。
      (四)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一系列精神,切实搞好以秸秆还田为主的综合利用,鼓励秸秆利用形式多样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果明显。农作物秸秆除还田外,利用农作物秸秆发电、生产生物质燃料、编织草绳、生产板材等离田综合利用也正在稳步推进,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如安徽省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水稻秸秆、稻壳炭化生产有机肥、育秧基质再还田;安徽丰瑞农业发展公司秸秆养菇、菇棒回收制成有机肥再还田,桐城市友源有机肥公司利用菜籽饼发酵接种微生物生产优质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再还田。
      (五)做好农业面源污染基础性工作。按照全国统一布置开展第一次农业面源污染普查,承担油菜水稻轮作模式地表径流产排污系数监测项目。先后在文昌大石板村、青草江岭村、吕亭新店村塘埂组、吕亭双龙村古塘组实施农业部农村清洁工程试点,项目围绕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建立健全生活污水排放处理设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建立生活垃圾和田间垃圾收集设备。开展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专项,安放统一标识,跟踪监测。
      (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和土壤墒情监测,做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重大病虫统防统治项目,建设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和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据统计,2017年全市农田化肥施用量14900吨(折纯),比2016年14949吨(折纯)减少0.3%;农药用量1150吨,比2012-2014年均值1224.7吨减少74.7吨。
     (七)加强生态品牌建设。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农业生态品牌,组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全市已有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涉及水产、生猪蔬菜,绿色农产品38个,有机农产品9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3个。同时,还积极发挥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中的积极作用。
     (八)总结提炼五大模式类型。在认真总结这几年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提出生态农业建设的的五大生态农业模式类型。一是用地养地型。采取主要农作物与养地作物轮作,保持土壤良好的基础地力,如水稻与红花草轮作、水稻与油菜轮作、旱地种植豆类作物等。二是循环利用型。种植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除直接粉碎还田外,还可以经过多次循环利用后再返还到农田,变废为宝。如稻草稻壳生产育秧基质、菜籽饼生产高效生物有机肥再返还到农田、稻草养菇菇棒制成有机肥再还田等。三是生态种养型。利用农作物生长空间养殖禽类和水产品,形成互生或共生,相互促进,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改善农产品品质,如稻田养鸭、养虾、养鳖,茶园养鸡等。四是山区特色型。发挥山区独特的、无法再造的生态优势,生产高端优质农产品,如翠萍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有机稻,黄甲镇杨头村有机茶生产基地、石窑村发展高山蔬菜等。五是清洁生产型。将“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理念贯穿生产全过程;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安全投入品使用、物理和信息技术应用,实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效控制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保障农产品安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陈旧,环保意识差。保护生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由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种养大户思想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大多数还停留在追求产量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
       二是生态农业规模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我市生态农业建设还处在探索和示范阶段,尚不成熟。技术和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发展规模小,没有自己的生态品牌,社会认可度低,优质不能优价,效益很难体现,见效慢。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不强。目前除一些项目资金和省、安庆市级财政补助外,本市级财政还没有专项资金投入,信贷支持力度也不大,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三、下一步打算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我市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按照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全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1、高度重视,修编完善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我们将组织技术力量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重新修编《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提交市人大审议,批准后由市人民政府发布并组织实施,用法律的形式保证生态农业建设健康发展。
       2、加大力度,保护山区特有资源。我市唐湾、黄甲等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好,几乎还是原生态,我们将加大对山区良好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禁止有污染的企业落户,农业生产上不使用低含量的化学肥料和劣质的有机肥料,不使用高毒不环保的化学农药,积极推广清洁种植技术和替代措施,把山区打造我市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
       3、整合资源,打造生态示范基地。我们将围绕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整合项目资金,重点扶持现代生态农业,引导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群众投工投劳等各类资金投向生态农业。发挥本地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放大已有基地的成果,推进全市生态农业建设步伐。把生态环境保护寓于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既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于我市生态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
(2018年9月26日)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农委有关人员调研生态农业发展情况。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南山种植农业合作社,丰瑞农业公司,详细了解生态农业的种养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农委及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介绍相关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市政府副市长洪长久出席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我市现代生态农业起步较早,1997年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生态农业试点县,相继制定出台了《桐城市生态农业总体规划》、《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近年来,市农委围绕生态农业模式探索和应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生物多样化保护、“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组织实施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化学肥料及化学农药零增长项目和实施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积极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目前,我市生态农业建设呈现快步发展趋势,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全市生态 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创新经营机制,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基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为载体,承建以桐城南山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区;创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在全市3个不同类型地区,采取整体推进方式,建立3个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示范面积1.6万亩;摸索总结一批成功经验,提炼出可在南方小流域可复制、可推广的《桐城生态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模式》、《桐城市稻油轮作秸秆菜籽饼全量资源化利用绿色生产模式》、《桐城市稻—鸭—肥模式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和《巢湖流域单季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标准》等先进经验。在全省率先提出“用地养地型、循环利用型、生态种养型、山区特色型、清洁生产型”等五大生态农业模式类型,为我市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构建农业循环产业链,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每年全市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量达到30万吨左右,占秸秆总量的70%。引导如安徽省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水稻秸秆、稻壳碳化生产有机肥、育秧基地再还田和安徽丰瑞农业发展公司秸秆养菇、菇棒回收制成有机肥再还田等综合利用,利用率达91%。先后大力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重大病虫统防统治项目,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仅以2017年为例,桐城市农田农药用量1150吨,比2012-2014年均值1224.7吨减少74.7吨。
        三是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创建我市农业生态品牌。示范区茶园现已全部通过无公害认证,示范区产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标准。产品统一使用“桐城小花”母品牌,颁布了桐堿小花茶安徽省地方标准,注册了“桐堿小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茶叶合作社、龙头企业建有生产销售记录,产品可追溯。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创建农业生态品牌,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同时还积极发挥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中积极作用,扩大我市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目前全市已有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涉及水产、生猪蔬菜,绿色农产品38个,有机农产品9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3个。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农产品质量难保证。一方面我市仍然有很多种养户农业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对现代生态农业缺乏深刻的认识,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意识,为了保证单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农业废弃物增加;另一面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部分的土地、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农田污染,直接危害了现代农业发展。
        二是生态农业规模小,品牌市场竞争力弱。虽然我市目前有一批示范区和基地,但面积和规范上都较为有限,规模效应不够明显,农产品品牌的数量较少,社会认可度低,优质不能优价,生态农业的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效应。
        三是财政投入相对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项目和专项行动实施,主要来源于项目资金和省、安庆市级财政补助,信贷支持力度也不够,生态农业建设缺乏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生态农业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水利、能源、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统筹配合,仅靠单个部门管理服务和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要想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化,显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部分种粮大户简单照搬先进地区经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不强,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注重统筹兼顾,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全市各地资源环境优势各有所不同,其经济技术水平也各有差异,在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既要考虑长远经济利益又要兼顾农村经济承载能力。为此,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顶层设计好技术路线,要在生态农业宏观政策规范标准、工程模式、嫁接技术、接口产业等方面不断研究探索,总结提高,把生态农业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理念,科学制定发展目标,根据地区特征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整体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
       二是有效整合保障政策,扎实推进生态农业体系建设。我市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在生态循环农业上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政府部门可以制定整合方案,对农业、土地整理、水利、林业、农机、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现代生态农业,引导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群众投工投劳等各类资金投向生态农业,同时发挥本地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类似区域复制推广,放大已有基地的成果,推进全市生态农业建设步伐。
       三是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服务作用。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生态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我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和学习交流各兄弟省市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不断鼓励各大企业和个体农户参与进来,形成以政府、企业、农户和信贷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生态农业投入机制。在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政府要全面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流程监管,努力增加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在保障机制方面,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明确补偿主体与对象,量化补偿标准和考核指标,建立土地流转、确权、交易等保障机制。
        四是坚持科教兴农,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发挥农广校培养农村科技人才的阵地作用,适时邀请种田能手、生态农业实践的带头人搞好生态技术培训。要通过一报一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共识,营造发展生态农业的浓厚氛围。
 
 
 
 
 
 
 
 
 
 
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接受李志英同志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请求的决定
 
(2018年9月26日桐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
 
        因挂职期满,李志英同志提出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桐城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5 次会议决定:接受李志英同志的辞职请求,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接受戴波同志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请求的决定
 
(2018年9月26日桐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
 
        因挂职期满,戴波同志提出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桐城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5 次会议决定:接受戴波同志的辞职请求,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桐城市人大常委会免职人员名单
(2018年9月26日桐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
 
免去:
程巧梅同志的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审判员职务;
汪琦同志的审判监督庭副庭长、审判员职务;
沈梅章同志的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审判员职务。
 
 
 
 
 
 
 
 
要闻专递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15次会议
 
        9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主持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何智、付伟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生态农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桐城市“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的报告。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相关人事任免事项。
       在审议相关议题时,王志义强调: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我们要立足桐城实际,坚持生态引领,打造复合型产业,提升品牌效应,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我市生态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王志义指出:今年以来,市政府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大局稳定。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奋力完成既定目标;要扩大有效投入,扶持优势产业发展;要提高服务水平,着力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江学潮,市监察委、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负责同志,市政府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及相关工作机构负责人,范岗镇人大、金神镇人大主席及4名市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人社局、农委、商务局、人行桐城支行负责同志在审议相关议题时列席会议。会议还邀请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17次主任会议
 
        8月24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主持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主任会议。会议确定:9月25日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何智、付伟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议题(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及各工作机构负责人、驻会专职常委等列席会议。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18次主任会议
        9月1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主持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主任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何智、付伟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主任会议纪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机推广与购机补贴)落实情况的汇报。
       王志义在会上指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落实情况成绩明显,希望市政府下一步结合乡村布点规划,切实解决城乡土地整治工作;农机推广工作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希望市政府积极落实责任保障,配齐配足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和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
       会议还讨论了其他事项。
       市政府副市长张文芳列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及各工作机构负责人、驻会专职常委列席会议。市美丽办、国土局、农机局、水利局、林业局、规划局等单位负责人在审议相关议题时列席会议。
 
安庆市县(市)区人大工作座谈会在桐召开

        8月28日,安庆市县(市)区人大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学东、童学军、李玉萍、刘飞跃及秘书长程春生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出席会议。
       在听取了大家交流发言后,程学东指出,今年以来,各县(市)区人大工作有声有色,在提高政治站位、推进机关建设、做好代表工作和创新履职监督方式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就进一步做好今后人大工作,程学东强调,要按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各县(市)区人大机关要按全国人大机关相关要求,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强化监督,努力提高人大工作整体水平,不断开创全市人大工作新局面。
       会上,王志义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市市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作工作交流发言,发言总结了今年以来的人大工作开展情况,就做好今后人大工作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后,与会人员还集中参观考察了我市顺驰电缆、杭科光电、中国建材桐城公司和市第八中学新校区等。
       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及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
   
        9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总结研判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智作点评发言。
        王志义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取得的成绩,详细分析了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就进一步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王志义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四点意见与建议:一要看大势、明方向,在准确把握大局中坚定发展信心;二要细分析、找成因,充分认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三要抓重点、强举措,全面完成市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四要聚焦干事创业,在依法履职中展现人大作为,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
       会议先后听取了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住建局、农委、商务局等13个部门关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和分析。与会的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依法履职,积极发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法》知识讲座
 
        9月21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法》知识讲座,邀请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陈宏光授课。市长徐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副主任陈玉莲、何智、付伟,副市长章周中,市政协副主席马玉荣、汪艾东、江山太等听取讲座。付伟主持讲座。
       陈宏光是安徽大学法治政府创新团队负责人、安徽大学立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是行政法学和宪法学,重点研究政府法治与地方立法问题,著述和主编教材多部,在《政法论坛》《中外法学》《行政法学研究》《法学杂志》《中国行政管理》《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科研项目数十项,主持承担了各级人大和政府的委托立法与专项研究、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等课题数十项,获学术奖励十余项。
      《监督法》于2007年1月1日施行。陈宏光结合自身多年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实践,就《监督法》的立法背景、基本精神、主要内容以及为什么要监督、如何开展监督工作作了深刻阐述,分析透彻,语言生动,讲座对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付伟在主持讲座时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强化对《监督法》的学习、领会和落实,强化监督意识、提高监督能力、提升监督实效,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增强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廉洁自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实现市委提出的“552”决策部署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办及相关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市人大常委会各工委委员,市纪委(监察委)机关全体干部、派驻市直单位的纪检组长,市直各单位、各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人大主席(工委主任)以及部分人大代表听取了讲座。
 
 
 
 
 
 
 
 
工作动态
 
市人大常委会新时代传习中心举行首场宣讲会

        9月1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新时代传习中心、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新时代传习所挂牌并举行首场宣讲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副主任陈玉莲、何智、付伟出席宣讲活动。
       会上,王志义作了题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核心要义和创新观点》的主题宣讲。他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一重大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就做好市人大常委会新时代传习工作,王志义要求:一要规范传习所运行机制,确保传习活动有序开展;二要尽快成立并壮大宣讲队伍,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形式,确保传习活动取得实效;三要切实抓好学习,努力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推动人大机关工作再上新台阶。
      宣讲活动前,何智传达学习了《关于在市直单位、企业全面建设新时代传习所、传习站工作的通知》精神。
      市人大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聆听了宣讲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督办重点代表建议案
    
        8月1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率部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农业农村工委及农委等负责人赴嬉子湖镇,就市十六届二次会议第7号《关于加大扶持力度,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这一建议案进行督办。
        陈玉莲一行现场查看了桐城市御园农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并召开座谈会。会上,承办单位市农委和嬉子湖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培养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做法和建议案办理情况。在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后,代表们对该建议案办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陈玉莲指出,相关部门和镇村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案高度重视,工作举措有力,确保了建议案办理的质效。同时,她要求,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夯实责任,加强协调,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突破口,加大研究和探索,加强服务,进一步推动建议案落到实处。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智赴相关部门就《中共桐城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实施意见》
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智赴市国资中心、国土资源局、粮食局就《中共桐城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并召开座谈会。
       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针对《意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何智指出,要充分认识《意见》的重要性,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按照市委要求,在文字表述与内容上充分结合桐城实际,完善征求意见稿;国资中心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推动国有资产监管规范化、法制化,提高监管能力。下一步,在对征求意见稿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前提下,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意见》送审稿。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负责人,市法制办、国资中心、国土资源局、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规范物流市场工作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的安排,8月24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付伟率市人大城建工委及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就我市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付伟一行实地走访了飞腾国际物流园、双新物流园和辛顺物流园。在每个物流园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园区建设和运行情况介绍,详细了解我市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付伟指出: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市场繁荣的根本。作为市场主体的物流企业必须要在发展中转变观念,在转变中谋发展,企业发展思路要不断更新转变和与时俱进;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坚定决心,形成合力,积极主动研究产业发展现状,加速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壮大。
 
 
 
 
 
 
 
 
代表风彩
 
春风吹来绿满城 文都绿影映丹心
——记安庆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桐城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张柳洲
 
       初夏的文都桐城四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无论是漫步在滨河栈道、西郊公园,还是穿梭于纵横交错的城市廊道、市民广场,处处都能感受到省级园林城市、文都古城的生机与活力。这生命的绿色也让市民亲身感受到园林绿化所带来的福祉,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而这一切,离不开园林绿化人的辛勤付出和劳动,他们追逐绿色的脚步,始终铿锵有力。张柳洲,桐城市园林绿化处主任,安庆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桐城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同时担任安庆市和桐城市人大代表,这在桐城是很少见的,足见张柳洲深受组织信任和人民拥护。张柳洲人如其名,他就是为了钢筋混凝土城市里的一片柳洲而奋斗的,他倾注于园林绿化事业,以强烈的责任心和过硬的职业能力,为了城市里的这片柳州更加欣欣向荣而不懈努力。
勤学苦钻理念新
       在与张柳洲访谈的过程中,他谈的最多的就是“学习”。在他看来,学习一刻都不能放松,唯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工作,服务人民。作为一名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者,脑中要有新理念、心中要有大格局、工作中才能有大手笔,这样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唯有练好内功、提升素质,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坚定的政治素养武装头脑,才能在为民代言中不当“门外汉”,不说“外行话”。
       张柳洲深知,要想给别人一碗水,首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或者更多。自踏入园林绿化行业以来,他就坚持不懈的学习园林绿化管理的专业知识,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者请教,向先进发达地区看齐,拜一线工人为师,认真总结我市园林绿化工作存在的困难的和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全面提升全市园林绿化工作水平。当选人大代表之后,他更是诚惶诚恐,为了能够正确履行代表职责,他坚持不懈的学习代表法、监督法、人大代表履职手册等一系列专业知识。
踏实苦干成果多
       2017年4月,安徽省住建厅、林业厅联合发文,授予桐城市“安徽省园林城市”称号,这标志着我市创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张柳洲功不可没。然而他所带领的园林绿化人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反而奋起拼搏,快马加鞭的朝着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迈进。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功之时,开启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的步伐。
       荣誉承载着收获,更标志着付出。张柳洲带领着园林绿化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绿色的生命,用灵巧的双手装扮着美丽的城市。他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用“三高”标准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坚持着眼长远,高起点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他坚定规划是龙头,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依据。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他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坚持超前性、科学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高起点编制了《绿地系统规划》。如今,木鱼山公园、西山森林公园、墩塘公园等一个个绿地公园正在按照规划加速建设。
       坚持提升品位,高标准打造园林绿化精品。以“创园”、“创建”为契机,重点在“增绿”、“建园”上下功夫,全面推进绿化工程建设。园林绿化处积极与规划、国土、街道办事处对接联系,主动找空地进行绿化。从去年开始在主城区建设了13处游园,较好的弥补了公园分布不均的问题。如今,市民可以在家门口散步,小区里健身,极大的方便了百姓,服务了市民。
       坚持健全机制,高效能管理提升园林绿化实效。自他担任园林绿化处主任以后,积极赴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桐城实际制定了《桐城市园林绿化管养规范和考核标准》。成立绿化养护考核组,根据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管养要求,从整形修剪、开盘除草、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对绿化管养情况随机进行考核。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绿化养护专项会议,组织园林养护工人业务学习交流,培养技术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推行园林绿化标准化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园林养护管理水平。
倾情履职建议实
        “同时担任桐城市和安庆市人大代表,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更是人民的重托,我一定要认真履职,绝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盼”。所以张柳洲一有时间就走访选民,倾听群众心声,了解人民疾苦;扎根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
        自2017年初,当选桐城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以来,他在全面走访、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领衔或参与提出了《关于将学校运动场地对社会开放使用的建议》、《关于严禁使用电瓶捕鱼的建议》、《关于彻底整治乱写乱贴小广告的建议》等十多条意见和建议,主要涉及城市管理、社会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代表了广大选民的心声,也引起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其中,2017年在桐城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将学校运动场地对社会开放使用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当年,该建议被列为桐城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案,得到了有效办理,较好的解决了城区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极大的方便了市民健身,发挥了学校运动场地的最大功能。该建议案还被评为2017年度“优秀代表建议案”,在2018年4月份召开的桐城市全市人大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通报表彰。然而,张柳洲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基层、为民代言的信心。
        一方热土洒心血,一片丹心著风流。张柳洲作为一名园林绿化人,他把心血和汗水倾注到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上,建设着一个绿色、文明的家园;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职尽责,帮助人民排忧解难,虽然很辛苦,但是他说:“只要人民满意,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我无怨无悔。”(汪瑞、陈亚玲)
 
 
 
 
镇街人大
 
青草镇人大:组织开展2018年“江淮普法行”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江淮普法行”活动,青草镇人大组织该镇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相关单位对新一届村(居)“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普法宣讲,并进行法律知识测试。
        9月5日下午,在镇政府五楼会议室,镇人大负责人、党委政法委员、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法律服务所负责人和22个村(居)全体新任“两委”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在普法宣讲环节,四位授课人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法律常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司法所所长蒋竹生就司法所的性质和职能、司法行政之法律援助事项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解释。派出所所长叶庆生就非紧急求助事项主管部门和单位职责、治保会的职能以及治安处罚法规作出了阐释,且以社会热点江苏昆山“龙哥”死亡案为例就正当防卫如何判定进行评论解析,也对目前形势严峻的网络诈骗现象提出了应对措施。法庭庭长吴涛就准确把握《民法通则》规定,依法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纠纷进行了讲解。法律服务所所长朱爱民结合工作实际和乡风民风,分享了民间纠纷处理技巧和经验。参课人员纷纷表示获益良多,表示会将此次培训学习延伸到今后的履职工作中,学、思、用并重,做一名担得起、担得正、担得好的人民公仆。
       镇人大高度重视“江淮普法行”活动,在年初就拟好计划,注重新一届“两委”成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新时期农村工作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紧抓此次全镇村(居)新“两委”班子刚刚就任履职的契机,致力于形成镇村班子新成员接受法治培训、涵养法治理念常态化学习机制,培养辨法案析法理、怀民生察民意的责任意识,以厚德尚法的理念精神引导“两委”班子队伍进一步提高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储备和优良作风,以群心筑梦共建和美家乡。(王芳)
 
 
金神镇人大: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为净化校园周边市场安全环境,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8月30日上午,金神镇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在镇安全办、市场监督管理所等部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对辖区内学校周边的商店、超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专项调研和检查。
       检查组来到辖区内的小学、初中,对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商店、食品摊贩等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查看从业证照、从业人员健康、进货票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代表们与经营主进行了现场交流,并提醒他们提高食品安全认识,保质保量,确保学生食品安全。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代表们对检查情况进行了评议,听取了市场监督管理所对学校周边超市监管工作情况介绍。代表们认为要求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和商店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防各类安全事件发生,营造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为新学期校园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代表们建议政府要依法管理、加强监督、有效引导,要帮助从业人员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通过联合执法实现检查内容全覆盖,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责令其限期整改,对符合立案条件的的立案查处,绝不姑息。(黄妍)
 
吕亭镇人大:组织开展托幼教育专题调研
      
       为更好发挥人大代表职能,掌握吕亭镇选区内幼儿托管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现状,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幼儿成长中的卫生安全问题,研究和确定今后幼儿教育发展的工作举措,提升吕亭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8月22-24日,吕亭镇人大组织省、安庆市、桐城市和吕亭镇四级人大代表赴各公办、民办托幼机构开展专题调研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新店中心小学幼儿园、吕亭中心小学幼儿园、连山小学附属幼儿园等机构,实地查看托幼机构的办学规模、卫生保健工作责任制落实、人员配备及教育教学情况,了解托幼机构发展现状、存在不足,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了各托幼机构负责人关于卫生保健情况的汇报。
      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们对吕亭学区委员会、吕亭镇医疗卫生机构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各机构能认真对照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规范和安徽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考核标准逐条逐项落实给予高度赞赏,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通过本次的教育专题调研活动,该镇人大主席余大海同志表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而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步,走好第一步很关键。通过调研,要引导重视幼儿学前教育工作,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推动吕亭教育事业的发展。(郑鹏)
 
 
大关镇人大:组织调研改水工程进展情况
       
        日前,大关镇人大办公室针对镇域内自来水管网投入使用的情况做了初步的统计,截至目前,全镇15个村3304户贫困家庭都已经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针对这一结果,大关镇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与水利站同志实地考察小关、缸窑、麻山等3个村自来水改水进展情况,进村入户的询问了当地群众饮用水使用是否方便、水质如何,得知村民组中集中修建了饮水深井并已投入使用,且利用电机抽水送到每户水塔中,这样的惠民工程得到了群众的满意答复和一致好评。
       随后,镇人大召开了“农村饮用水安全”专题座谈会,详细了解了我镇全域内安全饮用水情况。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关镇把贫困户安全饮水工程作为发展水利、造福百姓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在工程实施中,还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把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月小结、季考评和年总结的工作机制,确保这项工作有人管、有经费、有落实;积极动员施工沿线广大干群配合施工,解决工程占地等问题,优化施工环境,其中,人大代表也积极参与到宣传动员的队伍中来,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的作用。
      目前,该镇饮用水工程已达到“一消除二安全三保障”的建设目标,彻底消除了贫困人口饮水难、饮水不安全的老问题。(张晶)
 
 
黄甲镇人大:专题调研镇域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黄甲镇人大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中心工作,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助力镇域经济社会发展。
       镇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实地查看了安徽中森生物有限公司、杨头有机茶合作社、双创白茶基地、马鞍寨生态林业园项目基地,深入调研镇域经济发展,企业、茶产业发展情况,在建项目进度。调研期间,召集经发办、农业站、扶贫办、建设办、各村召开黄甲镇人大镇域经济发展调研座谈会,分析经济发展走势。
       调研组建议,镇政府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发展经济模式,聚焦主导产业,做强小花茶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方佳伟)
 
唐湾镇人大:组织代表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
 
        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唐湾镇人大在召开脱贫攻坚大排查暨“双百工程”工作动员部署会后,积极行动,组织镇人大代表扎实开展大排查工作。
       排查中,人大代表按照“七个不落、一个不少”的内容,深入贫困户家中,实地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和享受扶贫政策落实情况,逐项逐条、逐组逐户开展深入细致全面的问题排查,找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着力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满意度和扶贫信息的准确度。(黄丹)
 
 
龙腾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督查重点工程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近日,龙腾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市人大代表十余人,到辖区内坊正村、新桥村调研督查重点工程建设并召开座谈会。
       督查组一行首先来到坊正村,该村位于开发区东边,和孔城毗邻。共有22个村民组,人口达3500多人。2013年该村19个村民组纳入东部新城规划,同时也启动了征地、拆迁工作。前期已拆迁五个村民组,征地一千多亩。正在实施的重点工程有:S465省道修建,龙腾大道延伸,望溪东路延伸涉及桐枞路八百米拓宽,市医院在建工裎、高桥河治理、污水管网铺设、东部新城路网建设等。经督查组查看及了解,以上工程涉及12个村民组征地,5个村民组房屋拆迁,目前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青桥组房屋正在拆迁中,江庄组已经答疑结束,群众正在搬家,刘庄组房屋已经评估,高大屋组,高庄组已启动相关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拆迁难,少数拆迁户狮子大开口,拒绝谈判和配合。督查组指出,这些重点工程涉及到群众最关心的看病、交通等民生工程,老百姓最期待的就是何时竣工,遇到困难针对性找出原因,早日沟通解决,早日将这项福祉惠及群众。
       随后督查组还现场查看了市医院和桐枞路八百米拓宽施工现场。市人大代表们表示今后将采取多种方式定期跟踪督查重点工程进展情况,确保按时保质按量完成,给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琚凤美)
 
 
 
 
 
 
大事记
        5月29日,安庆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程春生率队来桐,调研“林长制”工作。
        7月31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理论学习)会议,部署推进“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志义,副主任陈玉莲、何智、付伟出席会议。
        8月3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出席城区第一片区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
        8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率队,就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9号议案《关于在市级医疗机构增设胎儿四维彩超检查项目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督办。
        8月9日下午,由市人大常委会与市纪委监察委联合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讲座在桐城国际大酒店开讲。
        8月1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率队赴大关镇开展“看比督导评”活动,通过现场“看、比、评”的方式督导、调度该镇二季度的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智出席活动。
        8月13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率队赴双港镇开展“看比督导评”活动,通过现场“看、比、评”的方式督导、调度该镇二季度的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出席活动。
        8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率队赴龙眠街道开展“看比督导评”活动,通过现场“看、比、评”的方式督导、调度该街道二季度的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付伟出席活动。
        8月15日下午,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玉萍赴吕亭镇洪桥村调研指导人大代表个人工作室建设。桐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副主任何智陪同调研指导。
        8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率队先后到唐湾镇卫生院、文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吕亭镇卫生院开展专题调研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现状,并听取相关工作报告和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8月1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率部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农业农村工委及农委等负责人赴嬉子湖镇,就市十六届二次会议第7号《关于加大扶持力度,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这一建议案进行督办。
        8月21日,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玉萍到桐城市人民法院调研调解工作,并就在桐的安庆市人大代表在安庆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27号代表建议案——“关于加强上下级法院对涉案涉诉案实行调解和判决相结合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建议”进行督办。
        8月21日至22日,城区第一片区文明创建牵头单位——市人大办公室会同文昌街道、城管执法局、公安局特警大队、交警大队、翻身社区、石河村等单位,在片区责任路段开展联勤执法整治两日大行动。
        8月24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主持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主任会议。会议确定:9月25日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何智、付伟出席会议。
        8月24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志义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何智、付伟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周朝元参加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列席会议。市委督导组全程参与。
       8月28日,安庆市县(市)区人大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学东、童学军、李玉萍、刘飞跃及秘书长程春生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出席会议。
       8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率队到新渡镇,专题调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情况。市农委、种植业管理局、新渡镇等方面负责人陪同调研。
       9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在京拜会欧洲科学院院士王东明。宾主双方就桐城产业创新研究院成立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有关共识。
       9月1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率队到新八中、文昌幼儿园盛唐分园、育才特教学校,看望慰问一线教师,了解各校的发展情况,给优秀教师及离退休教师、生活困难教师代表送上鲜花和慰问金,并致以节日的祝福。
       9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总结研判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9月12日,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智率市脱贫攻坚巡回督导组第一组,赴新渡镇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新渡镇有关方面负责人陪同督导。
       9月13日上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百日攻坚战”誓师大会在金瑞古井大酒店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为市交警大队授旗,并宣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百日攻坚战启动”。
      9月13日下午,砀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洪生率队来桐考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副主任付伟等陪同。
      9月13日上午,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报告会,邀请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就学习宪法作专题辅导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在桐城分会场聆听了报告。
      9月15日上午,“养和杯”桐城市第八届羽毛球赛在桐城体育馆开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羽毛球协会名誉主席王志义和副市长张文芳等出席在比赛开幕式。
      9月1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主持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主任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何智、付伟出席会议。
      9月1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新时代传习中心、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新时代传习所挂牌并举行首场宣讲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副主任陈玉莲、何智、付伟出席宣讲活动。
      9月21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法》知识讲座,邀请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陈宏光来桐授课。
      9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义主持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玉莲、何智、付伟出席会议。